,“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中國風景園林史之嶺南風景園林史》編寫會暨研討會圓滿結束"/>
“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中國風景園林史之嶺南風景園林史》編寫會暨研討會圓滿結束發表時間:2019-01-30 12:11 為更好的推動和落實《中國風景園林史之嶺南風景園林史》的撰寫,進一步促進《嶺南風景園林史》的深化研究,由《中國風景園林史》編委會、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和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主辦,中國風景園林學會理論歷史專業委員會、廣東園林學會、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系、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深圳風景園林協會和深圳媚道風景園林與城市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承辦,深圳市朗程師地域規劃設計有限公司協辦的“十三五”國家重點圖書《中國風景園林史之嶺南風景園林史》編寫會暨研討會于1月24日在深圳召開。 會議由《中國風景園林史》總召集人、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何昉教授和《中國風景園林史之嶺南風景園林史》召集人、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系系主任林廣思教授主持。《中國風景園林史之嶺南風景園林史》牽頭人、中國工程院孟建民院士出席會議并作重要發言,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系前系主任陸琦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副院長彭長歆教授、廣東園林學會原副理事長兼秘書長黃兆儒、廣東園林學會原副理事長周琳潔、廣東園林學會常務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彭承宜等知名專家學者、風景園林高校的17位代表與會研討,各位專家學者就編寫工作的意義、內容、體例、分工等事項展開了全面深入的討論和總結。 會上,孟建民院士高度贊揚了參編人員的工作熱情,并對編寫工作寄予厚望。他首先分析了嶺南地區風景園林的杰出成就,特別是改革開放在嶺南地區的實踐,有很多的成果可用來實錄和展示。隨后講述在編寫時應注重上下資源的銜接并探討了關于人物、事件、政策等促進下風景園林作品如何在史實框架中的呈現。 何昉教授詳細的向與會專家介紹了《中國風景園林史》的總體要求和編寫進度,并從地區劃分、標題目錄、時間節點等幾大議題展開探討。他闡述了整體編寫應以學術和國家立場為出發點,并強調了風景和園林自古至今的不可分割的完整性。《嶺南風景園林史》的現代部分開始以廣州地區為代表的風景園林的傳承和創新探索,到深圳改革開放四十年以來,嶺南風景園林更加全面的建設實踐與系統性創新所帶來的對城市的質的影響,應發動廣大的優秀設計院,貢獻優秀設計作品以此增加編寫內容的時代性與豐富度。《嶺南風景園林史》的編寫準備工作已有六年多的時間,之前已匯集的廣東、廣西、福建、海南及港澳臺地區的專家學者進行了相當多深入的工作,現在是重組擴展。 林廣思教授指出,嶺南地區從2012年開始就有編寫計劃,是最早發起并籌備的,同時詳細介紹了編寫體例與規范。就工作進程,林教授建議應與嶺南各區域相應的聯系人保持密切聯系,確定未來各項工作并保證順利開展。 陸琦教授則從古代嶺南地區的風景園林發展歷程談起,講述古代很多地方內容較弱,秦漢時期,廣西廣東沒有細分。它的最大發展是在明清時期,到了近現代得到了迅速發展。陸教授建議在編寫時應以史為主,史論結合。 彭長歆教授建議應詳細梳理嶺南風景園林文化發展的線索與脈絡,將所有要素和案例串聯起來,同時深入挖掘風景園林史更深層次的內容,以此構建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 黃兆儒老專家談到白云山、觀音山的景觀營造所涉及的政策、經費以及兒童公園、中央公園、海珠大橋的建設,論述經濟社會對園林建設具有一定影響,園林的發展離不開歷史,經濟,文化等因素。 周琳潔老專家講述了風景園林史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產物,因為不同群體需要,發展出的不同類型。她認為風景與園林是一體化的,還建議應從各地收集資料,從案例上反映當代造園技術和特點。 彭承宜常務副理事長從國家層面分析了國家園林城市、生態園林城市、公園城市的建設推動了城市風景園林發展,還指出風景園林史是中國歷史的一部分,建議尋找嶺南風景園林史不同階段有規律的內容,以此達到對歷史的高層次解讀。 桂林理工大學旅游與風景園林學院副院長鄭文俊教授、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系邢君博士、華南農業大學林學與風景園林學院潘建非博士、深圳園林股份總工程師王輝高級工程師、深圳建筑設計總院風景園林研究所總景園師夏媛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深圳朗程師地域執行董事陳侃高級工程師、深圳朗程師地域總經理李翔高級工程師、媚道設計執行院長鎖秀高級景園規劃師、媚道設計副院長洪琳燕高級景園師也參加了此次會議,與會嘉賓一同就相關話題展開研討。 鄭文俊 邢君 潘建非 夏媛 鎖秀 本次會議有效推進了《嶺南風景園林史》的編寫工作,促進嶺南各地的交流,是對嶺南風景園林史研究的一次有益探索。 論壇討論現場 與會人員合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