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盛宴 | 2019世界風景園林師高峰講壇成功舉辦"/>
學術盛宴 | 2019世界風景園林師高峰講壇成功舉辦發表時間:2019-10-16 14:51 由北京林業大學、中國風景園林學會主辦的“世界風景園林師高峰講壇—韌性景觀”于2019年10月12—13日在北京林業大學舉辦。本屆講壇聚焦學科前沿,邀請來自中國、荷蘭、英國、美國、德國等國家風景園林業界知名專家學者,圍繞“韌性景觀”,包括“基于水利系統的人居環境體系,濱海生態系統的結構、變化和修復,以及灣區和三角洲的轉型”三個議題展開精彩演講,啟迪和鼓舞更多的風景園林師致力于探索如何構建韌性景觀,平衡自然本底與城市發展的需求。300余位國內外風景園林高校和行業專家學者、園林學院師生和媒體代表參加了本次講壇。 講壇開幕式上,北京林業大學校長安黎哲和中國風景園林學會副理事長朱子瑜代表學校和學會在致辭中對國內外嘉賓的到來表示熱烈歡迎和誠摯問候,同時對高峰講壇的召開表示衷心祝賀,希望通過本次講壇進一步促進風景園林行業的研究和發展。隨后,特邀嘉賓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媚道設計首席規劃設計師孟兆禎以“意境設計”作開場報告。 12日,國際風景園林師聯合會(IFLA)主席、澳大利亞Oxigen事務所創始人、阿德萊德大學建筑和建筑環境學院教授詹姆斯·海特(James Hayter),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教授級高級城市規劃師朱子瑜,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筑與建成環境學院城市系教授漢?邁也(Valentin Johannes (Han) Meyer),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環境規劃學院教授馬蒂亞斯?科道夫(Mathias Kondolf),華南理工大學建筑學院院長孫一民,德國慕尼黑工業大學建筑學院風景園林和工業景觀系教授烏多?維拉赫爾(Udo Weilacher),清華大學建筑學院遺產中心副主任張杰,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設計建筑與建筑系主任、教授伊麗莎白?莫索普(Elizabeth Mossop),北京林業大學教授、全國工程勘察設計大師、媚道設計主持規劃設計師何昉,美國弗吉尼亞大學風景園林系主任、教授布拉德利·坎特雷爾(Bradley Cantrell)分別作主題演講并進行圓桌討論。 何昉教授以“坐標嶺南:從珠三角到大灣區的韌性構建”為題,首先從本土視角和西方視角分別解讀了東西交融的嶺南風景園林發展脈絡。接著,分析了珠三角獨特的地形地貌,以及基于此而生的“八大門”、桑基魚塘、蕹田等珠三角地區獨特優美的韌性景觀。在當代語境下,珠三角水岸體系的規劃則是對傳統韌性設計的傳承與發展,同時也是對該區域“韌性景觀”在尺度上的擴展、內涵上的延伸,不僅要建立跨區域的韌性景觀,更要建立命運共同體。作為世界最大規模的灣區城市群,粵港澳大灣區則需從更大的區域尺度進行考量,其最高目標是以全覆蓋韌性規劃設計為基礎,塑造最美的國土景觀。 13日,英國建筑聯盟學院(AA建筑學院)March/MSC研究生課程的聯合發起人、地面實驗室主任和聯合主任何塞·阿爾弗雷多·拉米雷斯·加林多(Jose Alfredo Ramirez Galindo),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副院長鄭曦,荷蘭代爾夫特理工大學建筑與建成環境學院城市系副教授斯特芬·奈豪斯(Steffen Nijhuis),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歷史地理副教授大衛·別格思(David Biggs),英國格林威治大學風景園林學院院長艾德·沃爾(Ed Wall)分別作主題演講并進行圓桌討論。 16位專家高質量的精彩報告從不同的視角、尺度分析了區域景觀系統的人居環境體系、濱海生態系統、生物多樣性等問題,涉及低地、河口、灣區和三角洲等主要地理類型。中外專家分享了各自的成功經驗和經典案例,也在圓桌討論中進行了深入的交流。 此外,同期舉辦的“北林國際花園建造節”,“2019青年風景園林師圓桌論壇暨韌性景觀主題論壇”,“2019北林亞洲風景園林教育研討會”等國際學術活動也是精彩紛呈,來自國際國內各大高校及研究院的青年風景園林師代表各抒己見。針對講壇的主題,就各自研究領域的相關內容交流、探討,從而促進國內各地區、地區各高校之間的交流,增加專業領域的溝通互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