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屆江蘇省園博園“瓊華仙璣”"/>
第十屆江蘇省園博園“瓊華仙璣”發表時間:2018-09-29 10:14 本屆園博會特邀中國風景園林泰斗孟兆禎院士主持設計公共主題展園園冶園“瓊華仙璣”。此園占地5.91公頃,符合典型的江湖地特征。因高筑山,就低鑿水,納原魚池入湖中心。以五米高土丘擁托出高合“瓊華停云”。向四周延展陡緩丘壑作展示花木和宿根花卉用地。合下引清泉,匯滴水為“淺溪瓜池”,水淺流清,最宜種植挺水植物和濕生植物。 高下起伏的地形與園路合為一體,增加了變化多端的空間感,增加了俯仰景觀的變化。人在路上走,猶如畫中游,耐人流連,涉園成趣,賞心悅目。 瓊華仙璣入口處 敬哲亭與計成畫像 云鷺仙舫 停云臺 孟院士說,大島叫渚,小島叫璣,“園冶園”設在小島上,所以想到了“瓊華仙璣”。 仙璣是因為瓊花有八個花蕊,它和八仙花很接近,古代認為它是仙八,很多詩人作詩贊許它,不僅有自然的外觀,而且有人文的內涵,用這個做主題是最合適的。 園冶園的設計思想,貫穿了《園冶》的“借景”理念,比方首先做的紀念亭,叫敬哲亭,古代把計成這種人叫哲匠。這個亭子是一個標志,供人休息,是個紀念性的亭,用不著體量太大,但是位置在大門進來,前面有牌坊墻,把它框在里面很醒目。 走進來看,有山石,有歲寒三友“松竹梅”,有亭子。山石上刻“園冶成書之鄉”,說明是在儀征完成這本書。在里面寫的是“學為人師,書垂世范”八個字,表明計成的學問是我們人類的老師,書保留下來是世界的模范,這樣把亭子的定位體現出來,畫像配楹聯“雖由人作,宛自天開”,把地形、山石、樹木、亭子融為一體,這就是《園冶》的精髓。 園區景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