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專業能做什么?疫情之下媚道設計師們的小思考....."/>
你的專業能做什么?疫情之下媚道設計師們的小思考.....發表時間:2020-04-15 14:26 在這個受疫情影響而產生的漫長假期里,我們有更多的時間追問自己的專業以及個人在社會事務中扮演的角色。反思過往,思考在這樣一個疫情之后,我們可以專業的做些什么,讓城市生活變得更美好些,哪怕只是一些小確幸。作為一家風景園林與城市規劃設計院,小編專門采訪了院內幾位不同專業的優秀設計師,他們分別站在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城市規劃、風景園林、園林四個專業角度,闡述自己的見解以及對現狀的思考...... 訪談錄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 園林植物與觀賞園藝專業是園林的二級學科之一,研究方向為園林植物遺傳育種及生物技術、園林植物種質資源及利用、園林植物栽培及生理等。隨著我國城市化進程的加快,農業現代化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園林植物生產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 QUESTION1 小編:對于風景園林設計,植物是不可或缺的?;蛟S在這次疫情的影響下,更要求設計師在更注重植物的靈活運用和生態治愈,請問您對此有什么樣的想法呢? 謝曉蓉:對于這次疫情對人類的影響,我覺得植物在心靈治愈方面起的作用更大。當你整日惶惶不安,不能外出,不能和人、和動物打交道時,看看家里養的花、窗外的植物,是你感覺世界還有溫度、還有生命力的唯一選擇。所以就可以理解當人們可以外出時,公園或景區會成為人流最多的地方。所以我認為發展家庭園藝、提高城市綠地率、營造自然的環境是應對類似人類危機的有效措施。 城市規劃專業 城市規劃是一個研究城市的未來發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管理各項資源、安排城市各項工程建設的綜合部署,是一個用來處理有關都會區以及都會區及其鄰近都會帶的物理、社會與經濟發展的土地利用之學科。美國教育部給出的對于城市規劃這個專業的定義,城市規劃主要是運用規劃、分析與建筑的原則,來推動及改善城市區域與周邊環境的發展,并培養專業的城市規劃師。 QUESTION1 小編:城市是人類最集約最高效的生存方式,也是與自然相處的一種方式,是對整個大自然相對最小影響的生存方式。當然也隱藏了很多風險,就比如新型肺炎的傳播,你是怎么看待這一現象的? 宋政賢:疫情發生在科技發達、社會安定、物質財富豐富的21世紀20年代的啟始之年,其災難性影響之巨大,在新中國成立以來,尤其是改革開放以來,是創紀錄的。從疫情擴散機理看,城市的空間聚集、城市空間格局的極化,是疫情傳播、災害影響放大、加劇的客觀條件。我們將過多的注意力集中在經濟增長、生產規模和消費,忽略了健康生活習慣的養成和公共衛生服務水平的提升。 QUESTION2 小編:設計師如何給城市帶來更好的公共空間,可以簡要說說你的看法嗎? 宋政賢:從城市規劃的角度來看,我覺得我們需要在適度控制城市規模與城市密度的基礎上,營造城市通風廊道、改善城市物理環境、注重城市建設的生態平衡,這有助于降低污染、疾病等負面效應的傳播。 風景園林專業 利用土地、水體、動植物、天空等自然要素營造空間的技藝,也是為人們創造美好的生活游憩空間的技藝,從而具有科學的屬性,也具有社會和文化的屬性。簡單來說就是保護好自然環境,并且合理安排好各種人工建造,使得自然和人工能夠互相協調,使得整體環境能夠有序的發展,這是這個專業的核心問題。 QUESTION1 小編:良好的生態環境是保證人們身體健康的前提條件,是景觀發揮健康效益的物質基礎。關于疫情,您是否有自己的理解與認識? 陳巍:多年前,好萊塢拍過一部湯姆?克魯斯主演的科幻大片《世界之戰》,講述在外星異形,是病毒拯救了整個人類。面對今天的世界性疫情,這個故事越發像個預言,對于已經億萬年存在的這個星球及依賴其生存的大自然的無數動植物品類而言,充其量也只有兩百萬年歷史的人類不更像那入侵者嗎?事實又再一次證明,即便在所謂科技發達的現今,人類依舊是滄海一粟,敬畏自然與生命應是一個永久的主題。 QUESTION2 小編:那么您覺得風景園林專業能為疫情做些什么,對您今后的設計有什么反思或啟示呢? 陳巍:作為從業二十年的景觀設計師,我覺得這個問題或許換一個角度來思考顯得更加有意趣,那就是在適時的時候選擇不做什么,雖然行業發展至今,生態環保已成主流,海綿韌性城市之類的理論及實踐也層出不窮,但與大自然精密絕倫的體系相比,人類永遠無法窮盡其盡頭,所以設計師有時最好的方式就是住手。 QUESTION1 小編:疫情之后,生活繼續,用專業關心社會,這種關心也會隨時間定格在社會秩序里,以后我們自己才會成為受自己“恩澤”的人。那么,你覺得你的專業能為抗疫做些什么呢? 李凱歷:我們的專業貢獻可能更多的產生在疫情爆發之前及之后,而非之中。有點無奈的是,我們的一些核心價值觀如鼓勵社交、聚集、多樣化、與自然親密互動等等,都與疫情所帶來的變化——隔離、禁足、停止流動、零接觸等正好相反。不過,疫情總有結束的一天,那時人們對自然、對公共空間的需求將會迅猛反彈(想想最近擠滿了人的黃山景區)。我覺得堅持我們原初的價值觀,肯定會是疫情后重拾城市活力的關鍵之一。 QUESTION2 小編:能再小小的分享一下這次疫情會對你今后的設計帶來了哪些靈感嗎? 李凱歷:我相信可能會有不少人因為這次疫情改變了原本對未來的樂觀預期。有許多人贊同“全球化將就此終結”的觀點。對我們的專業來說,預期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因為我們的工作不是短周期的、當下的,有時得考慮未來會怎么樣的。過去,我們努力構建的城市景觀,那些充滿創造力的造型、那些吸睛的、酷炫的效果展示,其實是建立在城市持續發展、繁榮且開放的樂觀圖景之上。盡管我們也在類似城市災難這樣的議題下進行了不少研究,但潛意識里總覺得是災難會過去,似乎很難想象一種災難常態化的情況。這次疫情突然把這個糟糕的想象拋給了我們,那么,一個災難常態化的城市里景觀和基礎設施又會呈現出什么面貌? 另一方面,就像我在上一個問題的回答,我還是相信這個專業所代表的價值觀,相信人類合作的天性,而且一定有什么事情是必須通過全球共同的努力才能完成。比如環保,比如瑞典少女發起的運動。我一直覺得,雖然我們也扛著生態的大旗,但是還沒有真正把我們的行動納入到世界的框架里。我的一個天真想象是:假如經濟真的面臨脫鉤的危險,那就讓環境保護運動成為全球化的下一個動力,讓風景園林師成為這場運動的重要力量吧。 園林專業 園林就是在一定的地域運用工程技術和藝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或疊石、理水)種植樹木花草、營造建筑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作美的自然環境和游憩境域。它是一門綜合利用科學和藝術手段營造人類美好室內外生活的學科。 QUESTION1 小編:作為一名剛畢業的園林專業從業者,你覺得園林專業能為疫情做些什么,可以談談你的看法嗎? 羅茹霞:我認為園林專業在疫情中可以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在預防疫情方面,我們專業的韌性城市理念中就已經關注到城市園林空間的安全問題,通過構建城市彈性防災以及避險體系,提升城市對抗各種風險的能力。在控制疫情的蔓延方面,園林專業中涉及的城鄉綠地布局可減少人群的密集度,有效地阻滯和殺死病菌,防止病毒的傳播。在災后的恢復方面,城市綠地系統、城市水系統能有效地構建城市安全格局,增加城市疫情后的恢復能力。同時,園林綠化能促進一系列有益公共健康的社會行為,對于緩解焦慮,康復治療等方面都有積極作用,能促進人們身心健康發展。 QUESTION2 小編:這次疫情會對你今后的設計理念帶來什么樣的反思或啟示呢? 羅茹霞:我想我個人的價值觀更加確定,不止是以人為本,萬物皆是生命,尊重大自然的平衡規律,在大的生態平衡里尋求萬物的共存。 寫在最后: 村上春樹曾說“幸存下來的人,就背負著幸存者必須完成的職責,盡可能好好地活下去。哪怕有許多事情永遠不會完美?!?作為營造人與自然和諧生存環境的直接參與者,設計師應更加重視健康景觀規劃設計,將豐富細膩的生活體驗轉化為專業的設計,用專業關注我們真實的需要、關愛我們身邊的人們,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美好! |